“‘生態省’這個理念不是我一人想出來的,也不是我一個人促成的。在我之前或在我之后都有人在想、在做,在呼吁、在實干。”
近日,海南日報記者見到顏家安博士時,他一邊整理關于生態省建設的資料一邊說道。
顏家安是九三學社海南省委原副主委,曾任海南省第三、第四、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1997年,顏家安著手準備題目為《生態省:海南社會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最佳選擇》的論文,第一次系統地提出了“生態省”理論,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海南省政協第二屆第一次全委會提案,建議最終得到省委、省政府采納。1999年3月30日,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批準海南為全國生態示范省。
20余載過去,發軔于海南的生態省建設實踐“接力棒”沒有中斷,而是一任接一任、一棒傳一棒,我省不斷構筑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新高度。
直面發展與保護的難題
熱帶島嶼生態系統和環境資源敏感脆弱,如何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海南生態環境保護的題目是當時九三學社海南省委主委王輝豐提出來的。”顏家安回憶說,1997年10月,在一次研究1998年省政協全會發言和提案的主任委員會上,與會者從不同角度提出了七八個供參考的題目。他從中選擇了兩個題目:一個是醫療改革的問題,另一個就是海南生態環境保護的話題。
1988年,顏家安初到海南后一直關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因此對王輝豐提出的這個題目很有興趣。
“結合我省實際來看,熱帶島嶼生態系統和環境資源敏感脆弱,如何保護海南生態環境、如何‘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也不能損害后代人利益’、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這是事關現實和發展全局的問題。”顏家安分析說。
決定這一提案研究題目后,關鍵難點在于選擇哪個寫作角度:是泛泛而談,還是另出新意?
為此,顏家安和他的助手顏敏,決定從調研和案頭工作做起,摸索突破思路。除調研外,他們還用一封九三學社海南省委辦公室開的介紹信,輾轉到當時的海南省國土海洋環境資源廳,以及海南師范學院(現海南師范大學)等單位搜集和整理國內外相關的重要資料。
“我們去拜訪鐘義,他是海南師范學院的教授,1990年3月曾參加海南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國際研討會,他給了我們一本《海南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國際研討會文集》。這是一本很重要的文獻,對最終提案撰寫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顏家安說,特別是其中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中國代表莫其瑞的“環境優先論”,國際自然保護聯合會保護發展戰略部主任格林的“以持續發展的方式來管理整個發展過程論”等觀點,對他們的啟發尤其大。
“海南是獨立的地理單元,開發與保護之間的平衡問題是最大難題,需要打破常規,選擇建設生態省,統籌性更強,高度更高,力度也更大,生態環境保護要有從上到下的‘一攬子計劃’。”顏家安說,當時我國已開展生態村、生態鄉、生態市(縣)的建設工作,但省域級別的生態建設還沒有,于是,一個大膽的新想法在他們腦海中逐漸醞釀而成——海南要建生態省!
形成全省生態保護的共識
從一篇論文到最終成為省人大決定,“生態省”概念凝聚著集體智慧
有了這一想法后,顏家安和顏敏開始梳理消化前期搜集的5萬多字的文字資料,著手寫論文。1998年春節前,論文初稿完成。正是在這篇8000余字的論文中,他們提出要“把海南建成具有全國和國際示范意義的生態省”。
1998年2月,省政協第三屆一次全會召開在即,顏家安和顏敏決定把論文整理成題為《關于把海南建成全國生態經濟示范省的建議》的四份文本,分別作為送省委、省政府領導的參閱件,中共海南省委召開的民主黨派獻計獻策會議發言稿,海南省政協三屆一次全會發言稿,以及海南省政協三屆一次全會提案。
1998年4月24日,在海南省政協三屆一次全會上,王輝豐代表九三學社海南省委在大會上宣讀了這份建議。當時,《海南日報》還摘要發表了關于“生態省”的觀點。
“生態省的提出是許多有識之士共同思考的結果,我和顏敏只不過做了些整理、概括、提煉、加工的工作。”生態省建設20多年來,顏家安始終認為,這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提案背后有無數人在共同為海南生態環境保護出力。
曾任海南省人大常委會環境資源工作委員會主任的劉元卿,在1999年初起草了《關于建設可持續發展生態省的議案》,當時,林明玉、王信田、徐經國、毛平等14名人大代表在議案上簽名后,提交會議審議。
“議案提交議案審查委員會后,被列為重要議案。在接下來的幾天會議中,建設生態省議案受到代表們的熱議。”劉元卿在接受海南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得到關注的生態省建設,開啟一路快馬加鞭的征程——
1999年2月,省人大二屆二次會議通過了《關于建設海南生態省的決定》。同年3月,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批準海南為全國生態示范省。全國生態示范省獲批四個月后,1999年7月30日,省人大二屆常委會第八次會議批準了《海南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
至此,海南建設生態示范省正式啟動。
“省人大二屆二次會議召開時是2月,會場外雖有初春涼意,但會場內氣氛熱烈、掌聲四起,會議通過關于《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等六項決議和《關于建設生態省的決定》,代表們都很關注。”當時參加會議報道的海南日報記者,現任海南日報報業集團副社長、總經理翁朝健回憶說。
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
著力在“增綠”“護藍”上下功夫,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作出表率
生態省建設這一創舉的背后,有著深沉冷靜的思考。
“優良的生態環境是這片土地的最大優勢,是我們在市場配置資源條件下擁有的最寶貴財富,也是實現永續發展的最堅實依托。”省生態環境廳廳長鄧小剛表示。回眸這一歷程,海南充分認識到島嶼型生態系統的脆弱性和特殊性,這樣的生態資源一旦被破壞,將很難修復。
“把海南建成具有全國和國際示范意義的生態經濟省,不是傳統意義上被動地保護生態環境,也不是片面強調生態而不注重發展經濟,而是變消極被動地保護生態環境為積極主動建設性地保護生態環境,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大力發展生態經濟,發展社會生產力,注重綜合效益、規模效益和長期效益……”
20多年前,這些字跡被記錄在那份提案的紙張上。20多年后,紙張早已泛黃,可上面的印刷文字和手寫的筆記,依舊清晰。在顏家安的書柜中,這些資料一直完好地保存著。
在這方書柜里,同樣被珍藏的,還有很多與海南生態文明建設密切相關的資料記憶——
在提出建設“生態省”9年后,2007年,省第五次黨代會明確提出實施“生態立省”戰略。
2年后,伴隨著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作為國家戰略啟動,我省以生態優化主導的發展進程,推進到一個嶄新的階段。“建設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成為支撐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六大戰略定位之一。
綠水青山,積蓄著巨大的能量。201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海南時指出,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最大本錢,必須倍加珍愛、精心呵護。習總書記囑托海南處理好發展和保護的關系,著力在“增綠”“護藍”上下功夫,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當個表率,為子孫后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
2017年4月,省第七次黨代會報告指出,海南的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一筆既買不來也借不到的寶貴財富。必須堅持生態立省,把海南建設成為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要從源頭上把好生態關,讓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空氣更清新。
不久后,省委七屆二次全會通過《關于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的決定》,系統部署生態文明建設,加強源頭治理和制度保障,成為指導海南當前和今后相當長時期生態文明建設的綱領性文件。
在生態這條路上,海南沒有改變方向,一直前行。
今年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要求海南牢固樹立和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上先行一步,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作出表率。
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中,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被單獨提出來,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成為海南新的四大戰略定位之一。如今,我省正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為推進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探索新經驗。
發軔于海南的生態省實踐,將綠水青山、藍天白云的美麗烙印在時光年輪里,并樹起一座路標,啟示未來。